风水文化是怎么出现的?如果是骗人的为什么现在还有人愿意相信呢?

发布时间:2020/10/17 11:44:35  阅读量:1519

风水起源于中国,这是世界公认的。以前,民间有种说法: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前三种是天定,后两种是人为。风水的作用被划为天定,甚至超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

e108bf7353df474db1ea2af158ed4919.jpeg 

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中,风水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从皇宫大院到街头巷里,几乎人人都和风水打过交道。不管是皇宫的选址布局、城市的设计建造,还是阴宅阳宅的定位取向,家具摆设等等,都要找人看看风水,算算运势,以便天人合一,趋吉避凶。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风水渐渐被划入了封建迷信的范畴,人们潜意识里把其当成了“落后”的代名词。然而风水果真如此吗?

Cg-4jVLa5AiIOyS-ABBsP9ccKvkAADmFQIdRHwAEGxX757.jpg 

“风水”这个词来源于魏晋时期郭璞所著的《葬书》,“葬者,藏也,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郭璞提出了“气”的概念,并简洁的抽取了风与水这两种元素外形展现,来说明“气”之来与止聚。因其在著作《葬书》中首次提到风水这个词,并奠定了风水的理论架构,所以被称作风水界的鼻祖。

 

风水较为学术性的说法是堪舆。堪舆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意为天地运行的道理。东汉许慎则说:“堪,天道;舆,地道也!”风水也有叫地理的,以前风水师父被称作地师。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系辞》里,“易于天地准,故能弭纶天地之道。仰以关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当人们观察天上的星象,察看地上的地理走势,可以发现它们有相似之处,于是将两者加以联系,所谓天上一星辰,地上一区域,这就形成了堪天舆地的思想。而风水就是通过对区域、形势等的判断来确定对人的影响,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不同时期的传统或地方文化因素,集成了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所以风水流派众多,说法各有不同。

 

到了唐朝,风水的发展踏入了鼎盛时期。唐朝时,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一点风水,出现了袁天罡、李淳风、杨筠松、丘延翰、曾文辿等一大批名师。据说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乾陵就是由袁天罡和李淳风勘测的。唐朝末年,风水祖师杨筠松将宫廷的风水书籍带出,在江西三僚收授弟子曾文辿、廖瑀、刘江东等,并在江西一带传播形势派风水理论。

 

风水在唐朝时发展鼎盛,主要是因为出现了大量风水学理论和实践的大师以及他们的风水学著作,同时形成了江西与福建两大风水流派。明清时期杨筠松弟子曾文辿和廖瑀的后人活跃在朝堂和民间,与他们有关的风水事迹广为流传,例如相造明十三陵,七廖下潮汕等。现如今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地区都比较信奉杨公形势派风水,也更认可曾文辿和廖瑀后人的风水术。

 

风水文化博大精深,民间对其的信仰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现实生活中的风水爱好者也是良莠不齐,有精通的大师,也有只懂得皮毛的初学者,有将其运用的出神入化的,也有靠其招摇撞骗的。所以,对于风水不要一概而论,一定不要走入误区,进入迷信的范畴。

 

风水学的原理、操作方法都源自于阴阳、气理、五行、八卦等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推理依据也是依靠人们对自然的认知。风水学,是历代先贤对人与自然认知的总结、经验的积累。它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工具,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学习、运用。它并不神秘,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只能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让我们趋吉避凶,追寻美好幸福的生活。

笔者:曾庆良,杨公授曾文辿公一脉第三十九代传人。


电话咨询 短信联系 QQ咨询 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