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钦天监灵台博士廖均卿自卜地,猛虎下山形
发布时间:2020/11/27 9:49:36 阅读量:1807
三僚曾、廖二姓自唐末传承杨公风水以来,其风水技术在明清时期发展最为鼎盛,声名远播。廖均卿、曾从政和廖文政均是在明朝时期得白衣承诏,入朝为官,为皇室堪舆风水,参与明十三陵的建设。
廖均卿于明永乐年间,以建明十三陵之长陵有功,被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著有《行程记》一书于世。永乐五年,明成祖的徐皇后病故,而明成祖早已想迁都北京,便将徐皇后棺材暂时安放于南京的皇宫内,命令大臣,寻访精通风水人士。江西赣州府兴国县三僚村的廖均卿被传召南京。
廖均卿先察看了在南京的孝陵风水,之后便到北京寻找风水宝地。察看了京西燕台驿、玉泉山、谭柘寺、香山,以及京北的阳山茶湖岭和怀柔的洪罗山、百叶山,先后又看了辛家庄、斧口、谷山、文家庄、石门驿、汤泉、禅峰寺等地。
历时两年,终于择取北京西郊昌平东北的黄土山为陵区,成祖车驾临视后,封其为天寿山。根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曾赐给廖均卿一把扇子,亲题御诗:
“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
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
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
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作为地理师父,在去世前会为自己卜选好一块墓地,廖均卿的墓就在三僚村圩北御屏峰后的山脉处。廖均卿墓的来龙与三僚村的来龙为同一山脉,在三僚村右后方的垭口附近分脉,主脉体态高耸,是御屏峰。
廖均卿墓,相传是天葬,所以找不到墓穴。据说在下葬时,其亲属和工匠抬着棺柩到其生前择定的岭背猛虎下山形附近,突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大家慌忙四散避雨,不一会风停雨歇,大家出来一看,棺柩已失,山坡上已经隆起了七个坟堆,竟不知那一个是真穴。
传说的真实性不得而知,现在廖均卿墓的穴山上有一个麻石望碑。望碑的正面刻有:钦天监博士墓;墓碑的背面中间刻有:敕封灵台郎玉峰公墓;右侧刻有:廖均卿永乐十三年腊月二十四日葬;左侧刻有:万历四十三年仲春重修,朝庭侍讲临川金幼孜题。
来龙自三僚村的大垭口处分出一大枝脉,层层开帐,一路奔腾而来。横龙入首,束气起顶结穴,左右两侧砂手似老虎的前足,右砂手长,左砂手短,像老虎下山时,两足一前一后,器宇轩昂。
穴山顶圆,似虎头,穴位应在老虎嘴部的位置。穴位两侧缠护紧密,堂局平和,以前方御屏峰抽出的山脉作案。廖均卿墓既无墓面,亦无墓堂,只穴山顶部有一望碑接龙纳气,以碑收局。
廖均卿的后代人丁兴旺,其孙廖文政在明嘉靖时期也供职于钦天监,后代大部分聚居在梅窖镇店山村。
笔者:曾庆良,杨公授曾文辿公一脉第三十九代传人。